足迹
我们的电影时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章 两个问题两种解法(二合一)(第3页)

“下一位记者。”甘敬用食指轻轻敲了敲了桌子,提醒道,“都晚上了,大家早点结束早点吃饭。咳,采访归采访,提问归提问,大家都是工作,不要有情绪,我刚才让我们楚总定了隔壁餐厅,大家等下吃完再走。”

“甘导,一顿饭可收买不了我们。”一个男记者笑道,“我是《都市娱乐报》的张庭,这么说,你不承认你是收钱的水军,只是自承是影评人喽?”

甘敬记性不错,看了一眼他的话筒,微微沉吟:“《都市娱乐报》前阵子有篇票房市场的分析文章我看过,写的不错,是你写的吗?”

艾玛,怎么有种荣幸的错觉?

张庭素来稳重,可当着众多同行的面也还是情不自禁露出微笑,点头道:“是我。”

甘敬点了下头,回答问题道:“是这样,【我有一个假粉丝】算不上笔耕不缀,可也写了不少了,本来我不想说是我的,既然被你们扒出来了,你们可以看看,我写的东西还是比较有质量的,算是影评人中有干货的那一拨。”

张庭用笔速记了一下这个回答,虽然是有摄影机,可是报道思路是需要自己来的。

继徐灿优、张庭这两位记者前一个无语、后一个温和之后,剩下的记者不知不觉在情绪上是有些变动,提问是该提问的,可这么多同行都在呢,甘敬这人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欺负。

一问一答,十问十答。

正如甘敬在上午剪辑时知道情况依旧淡定一样,他是真的没把蜂拥而来的媒体记者当成太严重的事件,别的不好说,演员演技的水准、电影制作的水平、导演执导的功力,这都是如影评里写的那样实打实放在眼前的。

任何一名观众有所异议都可以把影评翻出来配合蔡坤主演的那部《私人逃亡》一起食用。

更何况,那部电影的惨淡票房其实已经是证明了主流观众的态度,买票入场的人可能不像专业人士那样能说出来哪一点不好,可是看起来没有共鸣就是用脚投票。

一直以来,不论什么时间,甘敬的理念都是演技才是演员的立身之本,人设也好、炒作也罢,那都是会被雨打风吹去的,唯有演技才能让演员立于不败之地。

“演员算是公众人物吧,他的工作就是把角色演给观众看,碰见不好的我就说,碰见好的我也会欣赏。”甘敬面前一杯水都喝完了,给予最后的总结,“现在我倒是有些奇怪,为什么我评价一下蔡坤的表演会引起这么大动静,我也有些疑惑,蔡坤的自我定位到底是什么?”

“刚才最后一个问题是问我有没有资格来评价蔡坤,嗯,这个问题让我自己直说吧会显得太骄傲了,但是,我主演的电影最起码还没有亏本。”

“今天就到这吧,有没有资格,十一《无间道》,你们自己去看。”

甘敬一场粗糙、有事实支撑、有理念展示以及稍微履行了一下自己宣发职责的媒体见面会结束于晚上八点二十。

十九位媒体人员有十三位是接受了京城蓝光的晚餐款待,当然,这十三位在席间是颇为默契的没再提今天的相关问题,反而是闲聊似得说了说甘敬言语间很有信心的新作《无间道》。

反正,写什么都是写,有记者判断影评的事还能发酵,有记者则判断在甘敬这种应对下不如挖掘一些和张中晖有关的消息。

这就像凭借演技成功的演员会坚信演技的魅力,凭借炒作上位的演员会觉得这才是成功的路径,不同属性的记者也是如此,他们有的相信娱乐至上,有的相信深度带来黏性。

晚上九点半,甘敬略有些疲惫回到家里收获到一个小而温暖的拥抱。

“二思,你是不是重了?”甘敬放下楚慧送自己回来路上顺手买的几份报纸,把女儿抱在了怀里。

甘学思笑眯眯的仰脸说道:“那是因为我长高了呀,长高了就会变重!”

甘敬把女儿放下用手掌比了比个头,咦,果然是长高了。

“二思,你要……”甘敬刚要说话忽然灵光一闪,脑海中模模糊糊有了一个解决另外一个问题的思路,院线返点、1700块银幕、长高……

甘敬反手抓起手机打给刚把自己送到小区门口的楚慧,他趁着电话没接通笑着对甘学思说道:“二思!要给你涨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