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说客(第1页)
陆呦返回书院后,颜彦又忙了起来,夏收夏种都结束了,几个庄子的收益她得亲自盘算一下,因为除了粮食,还有果树和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芝麻、绿豆、大豆等。
此外,颜彦想开一家烟花鞭炮厂,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药,虽说她造不出什么硝化纤维和TNT来,但利用现有的条件,把配方什么的改改,做出威力大一些的炸药来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没办法,她不希望战争发生,但战争一旦发生,她不能什么也不做就这么坐以待毙吧?
毕竟她有丈夫有孩子,还有这么逆天的后盾支持,这是她上辈子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为此她想好好活着,不希望另一个时空的悲剧在这个时空里重演。
颜彦是一个说做就做的人,计划书做好之后,她特地去城外找了一处地方买下来盖厂房,人手嘛,她打算从别的厂里挖几个成手过来,她要的是顶尖的高手。
不知是不是颜彦的动作太大,很快就惊动了陆家人,也惊动了宫里的几位主子。
只是颜彦自己不清楚这些,因而当陆老太太上门时,颜彦还有点蒙在鼓里。
陆老太太倒没有想这么深远,她以为颜彦只是纯粹想开家鞭炮厂挣钱,因为下半年婚嫁的人多了,鞭炮的用量肯定比较大,更别说年底还有一个元旦。(古代的元旦就是春节)
可老太太并不赞成颜彦开这个鞭炮厂,一来颜彦是个女子,哪有世家女子做这种下等营生的?二来,开鞭炮作坊太危险,每年都听说有出事的,不是伤胳膊就是伤腿或是伤了眼睛,到时这些人找上门来要求赔偿,颜彦一个女子怎么应对?三来,外面有传言,说是陆家苛待了这个庶子和庶子媳妇,颜彦为了和陆家赌一口气,所以才不择手段地挣钱。
因而,陆老太太没办法,只得带了两个丫鬟登门了。
彼时,颜彦正在后花园的凉亭里看着别人割稻子,得知陆老太太上门,颜彦亲自去地里挑了一个西瓜,命青秀抱着,回到了上房。
“祖母有事打发人来吩咐一声就好,大热的天,您老人家可别中了暑气。”颜彦一边说一边命人把西瓜拿去用井水拔一下。
“我出来走动走动也好,你如今月份大了,出门更不方便了。”陆老太太先看了眼颜彦的肚子,随后上前拉住颜彦的手细细打量起来,因为她又有半个多月没见到颜彦了。
“还好,孩子挺乖的,没觉得有多笨重,吃东西也不挑,睡觉也老实。”颜彦一边说一边摸着自己的肚子,脸上不知不觉也有了母性的光辉。
说实在的,孩子有了胎动后,她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一位母亲,有一个和自己血肉相连的生命在肚子里孕育着,她(他)到底是男是女,会长什么样,聪明不聪明,健康不健康,漂亮不漂亮,这些几乎是颜彦每晚临睡前都要和孩子对话的内容。
为此,陆呦没少笑话她啰嗦,他倒是坚定地相信颜彦肚子里的孩子一定是个女孩子,说他梦到了一个粉妆玉琢的女孩子向他跑来并喊他“爹爹”,漂亮极了,也聪明极了。
所以他若是在家,每天对孩子说的最多的是,希望女儿听话,不要折腾娘亲,因为他不在娘亲身边,娘亲累了也没处撒娇等,从不像颜彦那样患得患失的。
还别说,这孩子似乎很喜欢听陆呦说话,每次陆呦趴在颜彦肚子上陪她玩耍时都十分欢实,总是不停地在肚子里滚来滚去的,而陆呦不在家时,颜彦陪她说话则安静多了。
陆老太太见颜彦摸着肚子,也把手伸出来在颜彦肚子上摸了摸,“那就好,我还担心你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呢,特地跟你母亲商量了一下,想让你搬回去住。孩子啊,听祖母话,搬回去吧,明日就该中元节了,今儿大郎也该放假回来吧?你们两个干脆搬回去,索性就在家里一直住下去,有我们照顾,大郎也安心。”
“祖母放心,明日我们会回去祭祖的,中秋我们会回去住两天,至于生孩子,我还是在这边方便些,太后老人家给我安排好了女医和稳婆,她们都会提前住进来,您老人家就安心吧。再则,弟妹也有了身孕,你们还要照顾她的,我就不给你们添乱了。”颜彦笑着拒绝了。
“这孩子,这怎么是添乱呢,你也是我们陆家的孙媳。”陆老太太拿着颜彦的手拍了一下,佯装生气。
“孙媳和孙媳不一样的,祖母,我不是挑理,更不是故意找茬,我说的是事实,这点道理我还是明白的,家家都是如此。”颜彦说完,扶着老太太上了落了座。
可巧这时青秀端了一盘片好的西瓜来了,上面扎着几根牙签,颜彦见了忙取了一块递给老太太,“祖母,您尝尝,这是我们园子里自己种的,很甜的,连太后都夸过呢。”
老太太接过西瓜,叹了口气,不再继续那个话题,“确实很甜,你前些日子打发人给家里送了一个,你母亲还夸起你呢。”
老太太这话倒不是撒谎,朱氏尝了那个西瓜之后,的确对着她感慨了许久。
聪明人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好,就算是从没有种过地的颜彦种出来的东西也比别人强,山薯种成了,小麦高产,为此,皇上又在朝堂上放话了,说是鼓励百姓们开荒移栽山薯,说这东西好打理,山洼里随便长的东西,不挑地也不挑肥,最重要的是能充饥。
对了,还有那棉花,据说也有了花苞,如无意外,再过两个月应该可以收获了。
而这东西如果种植成功的话,那些穷人就不愁过冬了,这消息一出,整个朝堂都哗然了,说是没想到大周朝愁了这么多年的温饱问题居然被一个闺阁女子找到了解决的法子。
为此,颜彦又成了京城里的热门人物。
为此,朱氏心里又不平衡了。